-
乳山发起倡议:绿色清明 文明祭祀!
清明将至,为守护青山绿水,倡导移风易俗,在此发出如下倡议:绿色祭祀,让思念融入自然。一束鲜花寄哀思,一株绿树表真情。建议大家用鲜花、松柏等环保方式替代焚烧纸钱,也可以选择植树寄情、家庭追思等低碳环保形式表达思念。乳山的山海风光是我们共同的财富,让我们用绿色行动守护家乡的蓝天白云。安全祭祀,筑牢山林防
时间:2025-04-01 17:53:00
-
文明新风扑面来 素养提升润无声——石家庄创新实践培育新时代文明风尚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文明的核心。石家庄将“城市是我家 我要爱我家”城市文明大行动与弘扬文明新风、提升文明素养紧密结合,通过系统化治理唤醒市民内心的文明基因,凝聚起城市向善之心、向美之行、向上之力。行动引领 春风化雨近日,在裕华区建华南街道社区广场,志愿者一边帮助居民扫码办理犬证,一边向居民发放
时间:2025-05-24 13:06:00
-
风起中原 豫见美好
□河南日报评论员 悦连城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92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0.2%。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657万人次,占71.3%。从“City不City”,到中美网友小红书互动,到“甲亢哥”直播弥合文化鸿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
时间:2025-04-17 08:03:00
-
动静影像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今日开幕
今天(7月5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本届论坛以本届论坛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围绕“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多元协同治理”4个板块,共设置20个主题论坛。记者: 邵小芮
时间:2025-07-05 17:55:00
-
纸伞寄春景 清明绘相思
为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追思的新风尚,近日,钢铁路街道咱家社区组织了清明节主题非遗活动,聚焦“一老一小”人群,邀请呼铁一中初中部的初一学生们与辖区老党员、楼栋长,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中,度过一个意义非凡的清明节。活动伊始,志愿者为大家带来“溯源清明”文化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有趣的故事,讲述
时间:2025-04-05 22:58:00
-
建设城市文明 增进人民福祉
5月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建设城市文明·增进人民福祉”论坛在广东深圳举办。论坛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部署,开展对话交流,为加快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转变凝聚共识和力量。与会嘉宾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
时间:2025-05-29 03:39:00
-
第四届中非文明对话大会在埃及举行
新华社开罗4月17日电(记者辛俭强 张健)第四届中非文明对话大会16日在埃及东北部城市伊斯梅利亚举行,大会主题为“古典智慧的现代价值——中非古代文明对当代全球性挑战的启示与镜鉴”。来自中国和非洲的知名专家、学者、外交使节、媒体记者等百余人出席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届中非文明
时间:2025-04-18 01:22:00
-
文明实践站里看新风|禹州市:小站点服务大民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宋广军 杨伟暑期孩子去哪里,天气炎热文娱活动哪里搞,行动不便的老人如何照料……7月9日,许昌市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行动密码”主题采访活动首站来到禹州市找寻答案。当日上午,酷热难耐,该市夏都街道广场社区兴趣爱好室内却清凉宜人。11岁的武辛茹和4岁的弟弟武奥忻正在练习绘画,他
时间:2025-07-11 01:13:00
-
让古树名木保护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专家点评】 全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1000年以上的古树有10745株。这些绵延于岁月长河中的古树名木,记录着自然生态的时代变迁,守护着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是中国悠久历史的鲜活见证。不仅如此,它们还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奇故事。例如
时间:2025-04-07 03:39:00
-
【甘快看】参考消息特稿|相约敦煌 沟通世界——汉学家架起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之桥
【原标题】 相约敦煌 沟通世界——汉学家架起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之桥文/本报记者 张文静 任延昕 程楠近年来,精通汉语、热爱中国文化、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汉学家日益增多,他们正在架起中国与世界对话与交流的桥梁。5月29日至31日,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甘肃敦煌举行。对话会期间,来自德国、希腊、塞尔维
时间:2025-06-05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