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骅:用热爱守护生产线的每一次心跳
每天早晨7时30分前,吉林石化公司第二ABS车间G-ABS单元内操王浩骅都会端坐在DCS控制台前。他的指尖划过前一班的操作记录,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各类工艺参数。“浩骅哥,8点才交接班,你这来得也太早了!”同事递过交接本笑道。“提前摸清装置‘脉象’,心里才踏实。”他指了指屏幕上跳动的曲线,“这可都是装置的‘心跳’啊。”
2月7日10时23分,一串异常数据被正在监盘的王浩骅发现,原来2RCO炉膛温度在无指令状态下飙升,超出工艺上限!他马上抓起对讲机,联系班长苏阳派人到现场确认。10分钟后,在班长苏阳和同事的密切配合下,系统显示温度已回落至安全阈值。事后排查,这次异常是天然气发生波动导致压力激增。“多亏王浩骅提前预判调整,否则问题会很棘手。”车间技术员邢泽说道。

王浩骅
在班组年轻人眼中,王浩骅就是“暖男”王哥。2023年入厂的新员工郭金宇首次独立上岗时,面对复杂的DCS数据急得满头大汗。“别慌,先看压力曲线是否伴随流量波动……”王浩骅的手掌稳稳按在徒弟肩头,一步一步带着他逐项调整工艺参数。
如今,已成为生产骨干的郭金宇每次回想到当时的场景,心里都会充满对王浩骅的感激。他常说:“正是有王哥的精心指导,我才能熟练地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在短时间内就实现独立顶岗!”
今年2月,青工张旭为搬家费用发愁的消息传到王浩骅耳中。次日清晨,穿着工装的他开着车来到张旭宿舍楼下。“王哥,这怎么好意思……”“废什么话!东西捆紧点,咱们速战速决……”零下10摄氏度的天气,他扛着各类搬家物品楼上楼下跑了六七趟,工装后背结满冰霜。
王浩骅注重持续学习与实践,工作中遇到新工艺或参数调整时,便会主动查阅资料并向同事请教,深入钻研每个细节。在研究G-ABS单元凝聚系统工艺用水优化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反复分析操作视频,对比生产数据并模拟推演,在精准掌握流程的基础上,他还提出在干基负荷小的时候,废水泵由双泵改为单泵运行,降低真空泵循环水量和闪蒸干燥器水量等合理化建议,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哪有啥天赋,不过是多看几遍参数、多问几个为什么。”面对赞誉,王浩骅笑得腼腆。
当晨光再次漫过DCS控制台,王浩骅的身影依旧挺得笔直,在那方闪烁着无数光点的屏幕前,一位普通劳动者正用忠诚与热爱,守护着生产线的每一次呼吸与心跳。
(劳动新闻记者 王敦富 通讯员 田丰华 滕金鹏)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