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创新打造那达慕村晚 全链条产业化激活北疆文旅资源
来源:环球网
内蒙古素有“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的美誉。2025牧歌故乡民歌节以“歌游内蒙古•乐享大草原”为主题,“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依托丰厚文化底蕴与旅游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创新融合方式植入多元文旅场景;“乐享大草原”则强调沉浸式体验与共享欢乐。2025牧歌故乡民歌节那达慕村晚追求的不仅是听觉盛宴,更让参与者——无论是游客还是本地民众——在辽阔北疆大地上,真切感受到民歌的文化滋养、草原的心灵慰藉、节庆的热烈氛围,沉醉于内蒙古独特的文化生态与自然之美中。
开幕式总导演富鹏介绍,主创团队突破传统节庆思维,首创 “征集—评选—展演—转化” 全链条产业化运营模式 —— 这不仅是活动流程,更是深植于“那达慕、村晚”沃土、又超越“那达慕、村晚”形态的创造性实践。 “征集—评选”是挖掘、激活散落在民间的民歌瑰宝和人才。“展演”是打造高水平的舞台,让这些珍宝焕发光彩,吸引全球目光聚焦北疆文化。“转化”是核心创新点,我们积极探索如何将民歌节产生的热度、挖掘的作品、涌现的人才,系统性地转化为可持续的文旅产品、文创开发、艺术教育、传播内容等。实现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和产业赋能。这一致力于“县域文化IP全周期产业化运营”的创新探索,显著放大了新巴尔虎右旗作为全国“四季春晚”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的引领效应,为全国基层文旅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持续、有效益的“新巴尔虎右旗路径”。
开幕式匠心独具,采用主题方阵与情境式行进相结合的方式。各族各界、各行各业代表组成的方阵,与融合地域特色和时代成就的彩车交相辉映,生动串联起北疆文化、呼伦贝尔风情、新巴尔虎右旗元素,构建了一幅行进中的“北疆文化”动态画卷。行进队伍摒弃传统整齐划一的形式,以“自由、生动、欢愉、活泼”的姿态进行情感表达,展现出“千人千面”的真实感染力,立体呈现了新时代奋斗者的精神风貌。特别加入的游客骑行方阵、房车方阵,更凸显了活动的全民参与性。这场盛大的行进,为全国观众、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提供了一条深度感知北疆文化、有形有感有效体验民族团结进步的沉浸式通道。
开幕式所展现的活力满满、热气腾腾、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场景,正是国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在北疆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写照;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精彩缩影。那达慕村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让每一位参与者在这片辽阔的北疆大地上,深切感受到民歌的深厚滋养、草原的广阔胸怀与节庆的澎湃激情,沉醉于内蒙古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壮美的自然生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