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县地图行政区域划分(河南省宁陵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宁陵县位于商丘市西部,北与民权县接壤,西与睢县相邻,南与柘城县相连,东与梁园区、睢阳区相接。宁陵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葛天文化之乡。被评为“河南省治安模范先进县”“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河南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县”,县法院荣获“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宁陵县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商丘市第一、河南省前列。

历史沿革
公元前21世纪,宁陵这块地方为葛伯国,是夏朝的属国。据考,县西北部石桥乡的葛伯屯村,即夏葛所在地。夏末,葛首先被商征服。西周时期,分封诸侯,宁陵地仍为,葛国,属宋(今商丘)。春秋晚期,葛国改称宁邑,属宋。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始称宁陵,为诸侯封君驻地,初为信陵君无忌的封地,后为宁陵君无咎的封地,属魏。秦朝(前221-前207),称宁陵城,属砀郡。
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置宁陵县,属陈留郡。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改宁陵县为康善县。
东汉时(25-220),复为宁陵县,属豫州刺史部梁国。和帝永元十一年(99),在县南置己吾县,与宁陵县并存,属兖州刺史部陈留郡。三国时(220-265),宁陵县属豫州刺史部梁国,己吾县属兖州刺史部陈留国,均属魏。
西晋时(265-316),宁陵县仍属豫州梁国,己吾县被撤销。
南北朝时期(420-589),宋时,宁陵属豫州谯郡;南齐时属豫州部北谯郡;北魏时属徐州谯郡,又置己吾县,属马头郡;北齐时,宁陵、己吾二县被撤,己吾省入下邑。
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宁陵县,属梁郡。
唐朝(618-907),宁陵属河南道宋州睢阳郡(今商丘)。
五代梁时,宋州为宣武军,辖宁陵;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宋州为归德军,宁陵属之。
宋朝(960-1279),宁陵属京东西路应天府(今商丘)。崇宁四年(1105)开封府襄邑县(今睢县)升为拱州,拨宁陵属拱州。大观四年(1110)复属应天府。政和四年(1114)又属拱州。宣和六年(1124)仍属应天府。
金朝(1127-1234),宁陵县属南京路归德府。
元朝(1271-1368)置路、府、州、县四等,宁陵属河南江北道汴梁路归德府。
明朝(1368-1644),宁陵县属河南开封府归德州,嘉靖二十四年(1545),州升为府,宁陵属归德府。
清朝(1644-1911),宁陵县属河南省归德府。
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宁陵县属河南省开封道。民国21年(1932),省设立督察区,宁陵属河南第二督察区。1938年日军入侵,宁陵属伪豫东道。抗战胜利后,废豫东道,宁陵属河南第二行政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宁陵属河南省商丘专区。1958年撤销商丘专区,并入开封专区,宁陵归属开封专区。1960年5月,撤销宁陵县建制,并入睢县,县城改称宁陵镇。1961年10月5日国务院113次会议批准恢复宁陵县(实际是本年7月已与睢县正式分开)。同年12月恢复商丘专区,宁陵仍属商丘专区。1997年,商丘撤区设市,宁陵县隶属商丘市。

行政区划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县下设5个区,1个镇,89个乡,辖1025个自然村。
1951年,新设第六区,区政府设在柳河集。全县共6个区、1个镇,辖73个乡。
1955年,撤销原6个区建制,将73个小乡合并为32个乡(镇),即张弓乡、黄岗乡、夏寨乡、己吾城乡、郭子敬乡、华堡乡、谢集乡、程楼乡、楚庄乡、沟厢乡、吕集乡、乔楼乡、陈克常乡、魏寨乡、双阁乡、孔集乡、赵村乡、辛庄乡、石桥乡、徐黑乡、吕茂公乡、柳河乡、梁庄乡、王仪宾乡、张庄乡、逻岗乡、五门刘乡、孟集乡、阳驿乡、皮堂乡、徐楼乡、城关镇(1956年10月改为城关回族镇)。
1957年合并为17个乡(镇),即张弓乡、黄岗乡、华堡乡、刘楼乡、楚庄乡、程楼乡、乔楼乡、阳驿乡、皮堂乡、逻岗乡、石桥乡、张庄乡、柳河乡、孔集乡、赵村乡、徐黑乡、城关回族镇。
1958年初,又合并为13个乡(镇),即张弓乡、黄岗乡、华堡乡、刘楼乡、程楼乡、阳驿乡、逻岗乡、石桥乡、柳河乡、孔集乡、赵村乡、乔楼乡、城关回族镇。是年秋,在13个乡镇的基础上,建立了13个人民公社,即张弓公社、黄岗公社、华堡公社、刘楼公社、程楼公社、阳驿公社、逻岗公社、石桥公社、柳河公社、孔集公社、赵村公社、乔楼公社、城关公社。
1960年5月,撤销宁陵县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睢县。
1961年7月,恢复宁陵县建制,以合并于睢县的原宁陵县行政区域为宁陵县行政区域,全县仍为13个人民公社。是年8月,增设楚庄、张瑞寒两个人民公社,全县为15个公社。
1962年9月,撤销张瑞寒、城关两个人民公社,同时增设城关镇和城郊人民公社。当年,全县仍为15个社(镇),即黄岗公社、张弓公社、楚庄公社、华堡公社、刘楼公社、乔楼公社、阳驿公社、石桥公社、赵村公社、孔集公社、柳河公社、逻岗公社、城郊公社、程楼公社和城关公社。
1964年,撤销楚庄公社,将城关镇、城郊公社合并为城关人民公社。当年全县为13个人民公社,257个生产大队,2297个生产队。
1977年,在原13个人民公社的基础上,又新设楚庄、魏寨、城郊、金厢、孟李5个人民公社,全县共辖18个人民公社,301个生产大队,2304个生产队。
1982年,改城关镇人民公社为城关镇(1983年改城关镇为城关回族镇)。同年,撤销金厢、孟李、魏察3个人民公社,所属行政区域仍分别归属原在的石桥、逻岗、阳驿、城郊、乔楼、柳河、孔集7个公社管辖。是时,全县下辖15个公社,318个生产大队,1061个自然村,3449个生产队,5个县农、林、牧场。
1983年12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改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乡(镇)、行政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
1986年4月,张弓乡改乡为张弓镇。柳河乡撤乡设柳河镇。
1989年底,全县下辖3个镇,12个乡,330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2949个村民小组,88个居民小组。
1997年12月,逻岗乡撤乡设逻岗镇。
2005年10月,撤销楚庄乡,其所辖行政区域并入华堡乡。
2009年12月,石桥乡撤乡设石桥镇。
2011年7月,石桥镇辖区内刘楼、何庄2个村民委员会划归宁陵县产业集聚区代管。
2012年,黄岗撤乡设镇。华堡乡撤乡设镇。年底全县辖7个镇、7个乡:城关回族镇、张弓镇、柳河镇、逻岗镇、石桥镇、黄岗镇、华堡镇、刘楼乡、程楼乡、乔楼乡、城郊乡、阳驿乡、孔集乡、赵村乡。
2020年宁陵县辖14个乡镇、1个产业集聚区、1个科创电商产业园、1个特色商业区,364个行政村(居委会),县政府驻城关镇。
2023年全县下辖14个乡(镇)、1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364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73万,区域面积798平方公里,耕地79.3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