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唁是什么意思(老人过世的丧葬习俗)
老人去世之后,子女就需要处理老人的后事。全国每个地方都风俗不太一样,有着地域差别,也有城乡差别,还有不同民族的差别。我们作为华北平原乡村的汉族,有一定代表性的风俗习惯。
1 土葬与火化
农村一般都是土葬,我们这边也不例外,而且一般都是不火化的,只有上世纪90年代,有号召火化,而且执行力度比较大,虽然很多老人都很排斥,还是执行了火化,不过,火化之后还是把骨灰放到棺材里,继续土葬。本来计划通过火化,减少土葬占用耕地的情况没有起到效果,再加上本来的排斥,农村的火化政策只执行了3-4年也就不再执行了。
目前的情况,如果去世的人有工作,有退休工资,如果不火化,就没有丧葬费,前些年是1万多块钱,这两年可能是几万块。如果老人坚持不火化,就可以不拿丧葬费,也正常土葬。也可以火化后在进行土葬,正常领取丧葬费。如果去世的人,没有正式的工作,就是在家里种地,打打零工,去世后就正常土葬。
2 葬礼的流程
一般情况下,老人从去世到安葬,需要三天时间。
第一天
确定葬礼负责人,这个人应该熟悉流程,我们这边称为总理,天津称为大了(了事的意思),也有地方称为总管等。一般情况下,本村一个家族的人都会自动过去,由负责人分配工作,帮着主家采办丧葬用品。
给逝者整理仪容,擦拭身体,为逝者穿上寿衣。布置灵堂,一般在房子里面,逝者在中间,头朝门,在头前放一个小桌,上面摆蜡烛,供品(点心,水果等),点上香,地上放一个盆,烧一些纸钱。逝者的子女跪在两边。
通知亲友,逝者的亲戚,就需要确定一个通知范围,这个由主家确定。没有电话之前,都是派人报丧,现在有了电话,基本上打个电话就可以,也有为了体现重视,派人上门报丧的。
哭丧,亲友接到通知后,就会到灵前哭丧,边哭边进门,然后给逝者磕头,一般磕四个头,子女回礼,磕一个头。
戴孝,主家准备孝服,给不同的亲人不同的孝服,逝者的男性晚辈,穿孝衣,长白布系在头上,长出来的部分搭在后背上。女性晚辈,不穿孝衣,也用长白布系在头上,还要用白布系在腰上。
晚上需要守灵,由亲戚比较近的男性晚辈或者本族的晚辈承担。
第二天
继续哭丧,有一些距离较远的亲友,第一天不能赶到,就会在第二天哭丧。
入殓,一般是下午,在自己门口的道路上搭灵棚,灵棚中间放棺材(寿材),把逝者的遗体放到棺材里,随着放入的还有一些食物,逝者生前喜欢的物品等。盖上棺材的盖子,然后用钉子钉上。同时逝者的长子跟着钉钉子的人,围着棺材转一圈。之后再拿一个扫把和簸箕,围着棺材扫一圈,用簸箕接住,把财留住。
晚上还是需要守灵,同第一天一样,由亲戚比较近的男性晚辈或者本族的晚辈承担。
第三天
吊唁,与哭丧类似,不过是在灵棚前面,直接对着逝者的棺材行礼,一般都是磕四个头,灵棚里面的人还礼,磕一个头。逝者的子女还要出去给来人磕一个头还礼。
领魂,大概上午10点到11点之间,长子拿着逝者的牌位,由人领着到村头的土地庙或者类似的地方,亲属都跟在后面,到了土地庙,亲属都跪在两边,给土地(神仙)烧些纸,让土地保佑逝者。
吃席,现在都是一条龙,也就是花钱请人做饭,按照事前说好的标准,根据参加葬礼的人数准备席。如果桌子不够的话,就采用流水席,让宾客多分几轮吃席。逝者的至亲都在零棚里吃,单独的一桌。
送路,一般是在下午,逝者的长子抱着哭丧棒,哭丧棒上挂着很多纸,一开始是放在门口边的。其他亲人每人拿着一根点燃的香,念经的道爷们在前面引路,到了地方(十字路口或大路上),都把香扔到地上,关系最近女性晚辈往哭丧棒上放黄色的烧纸,哭丧棒就象征着逝者,给哭丧棒一层层的放展开的烧纸,就像给逝者添衣服,保证逝者到了另一个世界也不会冷。这时候,较近的男性晚辈对着哭丧棒磕头,一般也是四个头。等哭丧棒上裹满了纸,由长子抱着,放到纸轿子里面,然后点燃纸轿子,纸牛纸马,纸童男童女,亲人都跪在两边,对着火堆磕头,然后返回灵棚。这期间,会把头顶的孝布缠在腰上,头上带上孝帽。
出殡,逝者的长子,在棺材前,摔碎或者砸碎瓷碗,然后就前往安葬逝者的墓地(坟地),长子抱着幡,长孙抱着遗像,其他人都拿着一小块馒头。一般都会提前在坟地打好坑,根据逝者的身份,在适当位置打坑。到了以后,把棺材放置到坑里,埋之前,亲人们把手里的馒头扔到坑里,再扔一把土,围着坑转一圈,然后开始掩埋,最后立起一个坟头。把幡插到坟头上,亲人们脱下孝服(孝衣,孝帽,腰上的白布等),最后对着坟头再磕一个头,就可以返回了。
3 费用
餐费,参与的宾客一日三餐都由主家解决,一般会雇佣一个做饭的团队,我们这边称为一条龙,保证参与的宾客都能吃饱,平时按人头计费,出殡前的席按照桌计算,会有一定的标准。主家在灵棚吃,有时候需要单独准备。守夜的人,有时候也会单独点餐。
烟酒,主家会购买一些烟和酒,烟主要是平时宾客们抽,或者给一些帮忙的人。酒主要是吃饭的时候,为一些喜欢喝酒的宾客提供。
祭奠用品,冰棺,租用,用于存放遗体。灵棚,租用,用于放置棺材或者冰棺,现在一般都是充气的,易于搭建。蜡烛,香,贡品(水果,点心等),遗像,牌位等。
寿材(棺材),根据用料和做工,价格差别很大,从几百到几千到几万不等。
花圈花篮,花圈原来都是纸质或者鲜花,现在流行电子花圈,通过LED显示悼念者的名字,用布来做成花圈的样子。花篮,用鲜花,上面用纸牌写悼念者的名字,插到花篮上。
灵前布,一块比较大的布,叠起来挂到灵棚门口的上方,上面也会写悼念者的名字。
道爷,这是我们这边的称呼,是指念经和吹打的人,大概有10来个人,在不同的仪式上会出现。
歌舞,有的时候会雇佣一些歌舞人员,在主家附近搭建舞台,进行表演和歌唱。
账目,账本有两个,一个是纸账,主要是本族或者本村的人,给上的烧纸的钱,少的10元,多的一般不会超过100.。另一个是礼账,也就是亲戚朋友上礼的钱,一般是几百到几千,根据远近亲疏和自己的情况确定。如果一些亲戚出钱购买棺材或者雇佣歌舞等,也会记到账上。
4 其他
磕头的风俗,男性晚辈在灵前磕头,需要磕四个头,没有其他动作,就是对着灵位磕头,磕一个头,站起来,再磕下一个,一共四个。女性晚辈磕头,也是四个,磕下去的时候,两个手虚纂成拳头,摞在一起,放到地上,头碰到上面虚纂的手。
出费的习俗,除了主家自己的费用,男性晚辈会购买或者租花圈,购买一桌席(随逝者埋掉一部分,其他拿回家),雇佣歌舞,购买棺材等,女性晚辈购买灵前布,购买花篮,跪经(女性晚辈跪着祈祷,道爷们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