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内外首创!“三无”术式为胆管结石治疗开辟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09:04:00    

“医生,我能不能不开刀、不破坏胆管结构、也不用携带引流袋?”带着这样的治疗诉求,日前,31岁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小蒋在空军第九八六医院迎来治疗转机。5月16日记者获悉,该院普外科四病区(腔镜外科二区)王博主任团队运用国内外首创的经胆囊管胆道支架植入术,以“不切开、保功能、内引流”的微创技术,成功为患者除病灶,新术式刷新胆管结石治疗微创新维度。

  胆管结石作为引发梗阻性黄疸的常见病因,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皮肤黄得像橘子,眼睛巩膜都是黄的,总胆红素飙升至153μmol/L,达到正常值的5倍以上,再不治疗随时有生命危险。”回忆起初诊时的场景,小蒋仍心有余悸。但作为“学术型患者”,他对传统术式的短板做了十足的功课:内镜切开取石需破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失去“胆汁阀门”易致反流性胆管炎;胆总管切开取石需留置引流袋长达1个月,会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经皮穿刺引流仅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结石。

  “传统手术方案各有局限。患者诉求是既要彻底清除结石、解除胆道梗阻、充分引流胆汁,又要规避传统术式的‘创伤后遗症’。这种疗效与生活质量兼得的想法,无形中倒逼医生们进行技术创新,达到既要根治也要无损的目的。”王博说。

  面对挑战,王博主任带领医疗团队,利用废旧器材模拟手术操作,通过一步步沙盘推演、一次次集体讨论,最终设计出“无胆总管切开、无括约肌破坏、无体外引流袋”的全新术式——经胆囊管胆道支架植入术。

  采访时,王博主任团队向记者展示了这项“三无”术式的核心奥秘。通过腹腔镜定位、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全程不切开胆管壁,这一路径避免了传统切开胆管壁导致的胆管瘢痕狭窄风险。手术在保留胆道完整性的前提下,还能同步完成胆管检查、结石清除、胆管引流和胆囊切除四大目标,确保手术治疗彻底、高效。以患者小蒋为例,新术式通过胆囊管植入胆道内引流,重建胆汁生理排泄通道。对于需要引流的梗阻性黄疸、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无需外置T型管,无需携带引流袋,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在完成引流使命后,体内支架会自行脱落随肠蠕动自行排出体外,无需额外进行手术。

  记者了解到,该院腔镜外科二区团队在今年4月完成首例“经胆囊管胆道支架植入术”至今,已成功施治14例手术,实现手术成功率100%、结石清除率100%、并发症零发生。(记者 王江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