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同发东周窑煤业公司赓续马连精神铸就标杆班组——记马连掘进队刘礼胜班组
“5月份,咱们每日进尺6米的突破,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增长,更是管理模式升级带来的质的飞跃!尤其是你们班,进尺成绩拔得头筹,这枚奖牌必须给你们!”7月3日,在同发东周窑煤业公司马连掘进队班前会议室,党支部书记将沉甸甸的荣誉奖牌交到班长刘礼胜手中时,全场掌声雷动。
近年来,刘礼胜班锚定目标不放松,一边狠抓标准化管理提水平,一边推动采掘作业体系化提速提效,更把“马连精神”里的攻坚克难劲头拧成一股绳。正是凭着这股子较真劲儿,班组进尺水平节节攀升,不仅刷新了自身纪录,更成为推动全队安全施工、高效推进的硬核力量。
全流程管控锻造精品工程
在质量管控的战场上,他们将标准化体系贯穿始终,把“标准化基因”深植于施工的每个环节。巷道成型如直线般平直规整,支护排距精确到厘米级误差,这些早已成为班组日常作业的“标配”。他们更将员工岗位作业标准细化为评比依据,让班组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用制度筑牢质量根基。在生产组织中,从巷道爆破参数的精准设定,到顶板支护的毫米级把控,他们全程践行文明施工理念,按标准精雕细琢每一道工序。编码管理覆盖全流程,从设备稳装的水平校准到物料码放的整齐划一,每项工作都被细化、量化到生产的每个节点,最终实现人、机、环境的安全和谐运转,生产效率节节攀升。
精准作业确保安全无事故
在精准作业的赛道上,刘礼胜班以“岗位作业流程标准体系”为核心,逐一破解现场作业无效环节冗余、迎头标准化水平偏低、职工劳动强度大等痛点难题。生产组织中,他们将作业体系管理理念与安全作业要求深度融合,对施工各环节、各要素进行全流程规范,明确工艺顺序、精准卡控各工序时间,让标准化作业支撑起准时化生产的高效节奏。效率提升的背后,是“开工即高标准、完工即精品”的执着追求。为提高设备开机率,班组严把施工质量过程关,坚持“掘一米成一米”的硬标准,确保巷道成型精准达标,岩巷每班稳定实现2米进尺,推动生产循环高效运转。面对全岩顶板起伏破碎的难题,他们把工程质量作为安全底线,锚杆锚索间排距、预紧力、联网质量等关键指标全程严控,每根锚杆、锚索都实行标号管理、终身负责。正是这“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促进尺”的扎实举措,用精准与坚守筑牢了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
马连精神引领攻克难关
面对全岩巷与复杂地质的双重挑战,刘礼胜班向全班组人员发起铿锵号召。他们把班组工作中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和困难、如何克服障碍实现进尺突破,作为核心攻坚课题深耕细作,用“马连精神”的钢与火淬炼班组战斗力。在2110巷道施工中,“断面大、全岩石作业”的硬骨头横亘眼前。他们创新实施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模式,大工序集中火力组织生产、小工序精细拆分协同推进,一举破解工序循环率低的瓶颈。当工作面突发顶板破碎、压力骤增、断层密布、淋头水猛灌等难题时,刘礼胜班不等不靠:加密炮眼密度增强破岩效果,优化支护方案筑牢安全屏障,将大循环掘进改为小循环推进,以“毫米级”的现场管控精度,硬生生把变形风险锁在了可控范围内。
转战5210巷,白色含砾石粗砂岩与砂质泥岩交织的全岩巷下坡掘进更显棘手。迎头、顶板、底板、两帮四处出水,遇水成泥的岩性让巷道沦为“泥浆沼泽”煤泥倒灌阻塞作业面,炮眼布置频频受阻,断层与破碎顶板更是步步惊心。刘礼胜班提出“边掘边支”平行作业法,火速加密支护密度,超前“穿钢针”精准放小炮控制围岩,喷浆加固筑牢每一寸巷道。
最动人的场景,定格在清掏巷内泥浆的日夜。齐腰深的泥浆里,碎石与煤渣暗藏隐患,班组人员把“不怕脏、不怕累、不服输”的马连精神融进血脉:身着潜水衣纵身跃入冰冷泥浆,徒手搬开棱角锋利的石块,合力抬起近200斤的潜水泵在淤泥中艰难挪动。浑浊的泥浆灌满袖口、浸透衣衫,他们抹一把脸上的泥水印,吼一声号子继续向前,用肩膀扛起通路,用双手刨出进度,让马连精神在攻坚克难的火光中愈发闪亮。正是这股子敢啃硬骨头、敢打攻坚战的劲头,让一个个“不可能”变为“一定能”,在深巷尽头凿出了节节攀升的进尺新纪录。
文 / 李东臻 通讯员 乔飞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