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紧贴市场用工需求,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最近,毕节市可谓是干劲十足,正全力冲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不仅如此,毕节还在加快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为发展注入满满的“人才动力”!

近段时间,毕节市壹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翼禾叉车培训基地开始热闹起来,学员们正在接受模拟工厂设置的叉车驾驶专业技能培训。
毕节市壹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翼禾叉车培训基地学员范雪融:以前在外面干活,做的是一些没有技术性的,又苦又累的活。这次回来,政府给了免费培训叉车的机会,我觉得以后找工作的机会更大,更有底气。

据了解,2018年以来,毕节市建成县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9个,市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9个,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2.93万人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毕节市壹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人程军虎:通过这种专业的培训,我们首先输送一批,再把外面的企业引进到我们毕节这边来现场面试,现场考核,让他们能百分之百地上岗。

走进长通威宁新能源产业园的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毕业于贵州工贸职业学院的赵庆余正在进行工装维修和工装保养更换。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产教融合,不但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还共同培育出了众多和赵庆余一样的绿色装备制造产业工人。
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员工赵庆余:有了学校和公司的对接,我们毕业了就直接能到公司来上班,不但解决了找工作的困难,而且离家又近,还能在新公司学到新东西。

目前,毕节围绕绿色发展主题,建成县级以上人力资源产业园4家,入驻人力资源服务类企业77家,培育、引进了诸多大项目落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6.8万人,人均年工资收入约8万元。
在广汽集团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上班的谢佳丽是广汽集团与毕节职院共建共创的首届广汽班学员。现在,谢佳丽已经成为一名宣传干事,主要负责公司的活动策划、外销接待等工作。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广汽班学员谢佳丽:广汽班的订单模式,就是我们在学校上两年学,最后一年到公司实习,实习完了以后自愿留到公司,是双向奔赴的模式。来到这里,我觉得就是最好的选择,我很认同我现在走的这条路。

借助粤黔协作的东风,毕节因势利导,通过创新教育培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机制,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6年来,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7.86万人次。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胡官锋:这个过程不仅助力广汽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才加入,同时也为我们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师资和实训基地的提升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截至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提升到124万人,技能人才总量提升至42万人,累计培养职业院校毕业生12.64万人,现有在校生规模8.09万人。

通讯员:周孟军、程帅、杜娟、毕凌、邓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