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年内价格已涨超11%!中国出口管制下,稀土拐点已至?|行业风向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3:38:00    

(图片系AI生成)

4月9日,A股稀土板块延续前一日的强势,继续活跃,万德稀土指数(8841089.WI)两日分别涨4.52%、1.72%。其中,北方稀土(600111.SH)、广晟有色(600259.SH)、盛和资源(600392.SH)两日累计涨幅分别达11.11%、9.15%和8.03%。

于关税“黑天鹅”重挫下跑赢大盘并迅速反弹,稀土板块的坚挺源于其作为关税反制利器的价值。4月4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与此同时,年初以来,稀土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出口管制下,短期国内稀土库存可能增加,但长期来看,未来国内外稀土价格中枢将上移。

反制、规模和定价权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其中,轻稀土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重稀土包括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

由于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稀土资源国且具备全球最完善的稀土产业链,涵盖开采、选矿、冶炼、分离、加工等环节,稀土出口管制被视为关税反制的利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中国政府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

实际上,过去十多年,中国持续通过配额制度、出口关税等手段调控稀土供给和整合。早在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明确了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到2024年,工信部起草《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将进口稀土矿产品纳入配额管理,进一步集中供给格局。同时,通过《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限制18项关键技术出口,巩固技术壁垒。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最新公布数据,2024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9088万吨,其中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占比约48%;巴西储量2100万吨,占比23%;印度储量690 万吨,占比8%;澳大利亚储量570万吨,占比6%。前四大稀土资源持有国资源储量合计超过全球总储量的85%,资源分布集中度较高。

上海钢联稀贵金属资讯部稀土分析师何强告诉钛媒体APP,“中国是全球中重稀土的主要供应国,2024年占全球产量的69.23%,且冶炼产能占比达85%。出口管制后,美国、日本等依赖中国供应的国家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来源。”

百川盈孚数据则具体到此番出口管制的中重稀土,2024年,中国对全球氧化铽、氧化镝供给的贡献度为98%、99%(含进口矿来源),我国出口铽、镝量是海外产量的9.5/8.1倍,我国铽、镝、稀土永磁出口量约占全球总供给17.4%、4.4%、17%,且我国中重稀土的开采冶炼指标已经连续多年未增长。

反观美国,芒廷帕斯矿是其主要稀土来源,但冶炼分离技术仍部分依赖中国。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稀土生产商,主要供应轻稀土;缅甸是重稀土的主要来源,但由于政局动荡,其供应稳定性较差,加上此前的地震灾害,供应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出口管制政策巩固了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定价权与话语权,海外供应压力增大,海外市场价格将上升,短期国内库存可能增加,企业或调整生产节奏。”何强分析指出,但长期看,国内价格受配额制度和新能源等领域需求驱动,若配额收紧或需求回暖,价格或迎拐点;下游产业冲击与调整,含镝/铽的钕铁硼永磁材料(用于新能源车、机器人)出口受限,可能倒逼海外企业调整技术路线或寻找低镝化替代方案。

稀土价格年内已累计上涨逾11%

事实上,最近两日,中重稀土的价格已经有所上涨。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4月8日、9日,钆、铽、镝、钬、铒系列的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比如,4月9日,氧化铽的参考价为6740-6800元/公斤,较4月7日的6590-6650元/公斤上涨了约2.2%;氧化钬的参考价为522.5-542.5元/公斤,较7日的459.0-479.0元/公斤上涨了约13%。

时间拉长来看,年初以来,稀土价格就已经有上行趋势。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发布的稀土价格指数显示,4月9日,指数为182.3,而在2024年3月31日,这一数据为163.8,年内已累计上涨11.29%。

(来源: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官网)

复盘年初以来的稀土价格反弹,何强表示主要是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内开采配额收紧与出口管制。二是《稀土管理条例》的实施推动行业秩序规范,非法开采和低效产能被压缩,进一步推升生产成本。三是供应端多重受限,一方面离子型稀土矿库存较少,且资源较为集中;另一方面进口矿收缩,缅甸矿因政策限制进口停滞,老挝矿虽增量但仅填补部分缺口,加剧原材料短缺。同时,国内分离企业因采购困难出现减产或停产,持货商惜售情绪推升现货价格。

稀土价格的上涨也已经反映在上市稀土企业的定价上。4月9日晚间,包钢股份(600010.SH)和北方稀土双双公告,拟将2025Q2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8825元/吨(干量,REO=50%,下同),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376.5元/吨。

钛媒体APP注意到,去年Q4以来,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确定的稀土精矿交易价格就在持续走高。2023Q3、2024Q4、2025Q1、2025Q2的价格分别为16741元/吨、17782元/吨、18618元/吨和18825元/吨,环比上涨6.22%、4.70%和1.11%。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以来的稀土价格上涨中,镨钕为代表的轻稀土价格也出现了上涨。不过,有业内人士告诉钛媒体APP,在关税战、贸易战的影响下,近期镨钕价格有所回落。

价格上涨带动业绩回升,北方稀土和广晟有色(600259.SH)最新发布的预增业绩预告也提振了市场预期。北方稀土预计今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2,500万元到43,500万元,同比增加716.49%到735.70%;广晟有色预计Q1归母净利润4000万元到50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未来稀土价格中枢或上移

至于稀土价格能否就此迎来拐点,业内观点相对比较趋同,长期看,稀土价格中枢将上移。

银河证券分析师华立指出,参考锗、锑、稼等其他此前被我国实施出口管制的小金属,在出口管制后国内外金属价格走势分化明显,缺少国内出口供应下,海外需求紧张金属价格大幅上涨,拉大与国内的价差,后续海外带动国内价格上涨。“预计稀土出口管制后,海外价格也将上涨,并最终带动国内价格上涨。”

国联证券研报也谈到,“两新”政策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家电等需求量有望增长,进而带来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增加。人形机器人落地加速,有望打开稀土永磁材料长期成长空间。国内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增速放缓,叠加缅甸稀土矿进口情况受地震及雨季等因素影响仍不稳定,稀土供给端或难有增量。2025年稀土供需格局改善可期,稀土价格回升趋势有望延续。

招商证券研报直指,未来国内外稀土中枢价格将上移,短期预计海外稀土价格将高于国内,中期价格有望收敛,整体中枢价格持续上移。预计出口管制下,短期氧化镨钕市场价格可能冲击60万元/吨(国内)和80万元/吨(国际),长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移。

上述的业内人士则向钛媒体APP表示,“稀土出口管制后,轻稀土和中重稀土的价格短期或出现分化,镨钕等价格或小幅下跌,中重稀土的价格则将上行;但长期来看,稀土价格有望向上,最终的涨幅还是要取决于供需的变化。”(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