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帕金森病日丨这些你不在意的症状,可能“偷走”行动自由
红网时刻新闻4月11日讯(通讯员 杨茜)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一位老人双手不自主地颤抖,走路时小步前倾,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束缚……这其实是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作为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正悄悄“偷走”全球超1000万名患者的行动自由。在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到来之际,让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知“帕”不惧“帕”,科学管理帕金森。
“帕金森病的核心病因是大脑中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的进行性退化。”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神经内科七病室副主任(主持工作)范卫兵介绍,多巴胺是调控运动的“信使”,它的减少会导致运动指令传递失灵,使患者手部震颤如失控钟摆,肌肉僵硬似生锈铰链,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因肌肉僵硬而无法站立行走、无法吞咽。
其实,帕金森病并不是无迹可寻,在“偷走”人体的运动能力前,往往会留下这些线索:引起快动眼期睡眠行为紊乱,如出现睡眠中手脚乱动、大喊大叫;单侧手抖、动作笨拙等症状持续1周以上,或者出现嗅觉减退、便秘等非运动症状……这些表现常在帕金森病发病前数年到数十年出现,是帕金森病的早期预警征象,因此建议尽早去帕金森专病门诊进行早期咨询或筛查,尽早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
范卫兵表示,虽然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保持大便通畅,减轻便秘症状;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避免过量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坚持定期锻炼:散步、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平衡,延缓神经功能衰退。
远离有害物质:尽量避免接触农药、杀虫剂、重金属等环境毒素,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范卫兵表示,帕金森病虽然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全面的护理,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