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专利、敲出十万行代码!深圳职校生获“国奖”上人民日报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了100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和100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其中,来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黄宏伟和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瞿雨欣两位同学上榜。5月8日,深晚记者专访了这两名学子,了解了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和不懈努力获得这一殊荣的背后故事。
深信院黄宏伟:
“下基层去,只要祖国需要,我就去”
“我被人民日报表扬了!”5月4日当天,黄宏伟激动地把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布的微信推送“《人民日报》报道我校学子!”跟父母分享。得知这个消息时,他觉得特别惊喜,“我只是个平凡的学生,能登上人民日报这么大的刊物,特别自豪。”他特意找来电子版报道,仔细数了数,自己在六版右下角最后一个。

人民日报的报道,像是给他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高光闪亮的句号。仔细回想,黄宏伟的大学生活被科研和社会实践塞得满满当当。
黄宏伟的专业是集成电路技术,如今他90分以上的课程超过30门,位列专业第一。在大一的时候,刻苦学习的他就被老师选中,加入老师团队,开启了他的科研之路。

在实训室里的生活,让他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真谛。有一次,为了优化一个光子晶体的波导,他花了2个月的时间,天天泡在实训室。他要做的是不断地改结构参数,去尝试哪一个最好。他先是用仿真软件去试,试到一个觉得可以,就找代工厂将产品生产出来,然后再进行实际测试。“光是找代工厂生产就生产了8次,那段时间感觉去实训室都有点恶心了。”黄宏伟坦言。通过这两个月地不断尝试,他最终将产品的传输效率从96%提升到了99%。

每当取得一个科研成果后,黄宏伟都觉得自己翻过了一座大山,他称,“虽然在实训室里做科研的感觉特别枯燥和压抑,因为要面对很多次的失败,但当成功了那么一次后,就会有一种无所不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黄宏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研究细节,在校期间,他参与撰写了两篇SCI论文,手握1个实用新型专利。他还曾和团队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特等奖。这是广东省职业院校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特等奖。

翻开黄宏伟的个人简介,社会实践也是他大学生活灿烂的一笔。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志愿累计时长689个小时。作为队长,他带领团队开展“三色”共育“芯”人活动,深入社区、乡村和校园宣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专业知识、组织公益活动,服务对象超1000人。现在回看,黄宏伟认为下基层的活动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怎么也忘不了有一次在陆丰市给孩子上课。正值夏季,教室里特别闷热,汗水一颗颗地滑落。他提前买了一些科技实验和发明的工具包材料,课上,他在台上做完太阳能风车、留声机后,也让孩子们动手操作。他从讲台上走下来,一个孩子拉住了他,“哥哥,你好厉害,以后我也想像哥哥一样厉害。”这样一句孩童稚嫩的话打动了他,让他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
今年6月,黄宏伟就要毕业了。正当周围的朋友都在忙着找工作时,他心中早有了自己的去处——他报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他说:“这么多年的社会实践让我发现,基层需要年轻人,我很愿意在基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基层去,只要祖国需要,我就去。”
深一职瞿雨欣:
“每一组数据都能成为开启创新大门的钥匙”
从老师那得知获奖消息时,瞿雨欣满心感激与自豪:“这份荣誉不只是对我个人的高度认可,更让我明白,怀揣热爱、坚持不懈,就能收获成长。”她深知,自己能获奖,离不开老师的指导、队友的支持和学校提供的平台。

瞿雨欣是网络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抱有热爱,选择专业时,她毫不犹豫选择了网络安全领域,“希望能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学习需要不断积累,把基础打扎实。她刚开始接触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和编程语言时,“特别迷茫”。“一开始,我连Hdfs(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基础配置都搞不定,对着无数的配置项,找不到头绪。”但她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直上。
为了掌握这些知识,瞿雨欣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后,她常扎在图书馆查阅行业前沿资料,从基础代码到复杂项目。她坚持每日精进,代码量从日均10行跃升至140行,如今已累计达10万行。凭借这份钻劲,她不仅入选校竞赛队,更成为此专业赛项首位带队女队长。
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电子与信息赛道二中,瞿雨欣带领团队斩获团体金奖。“和顶尖选手同台比拼,压力特别大,我们只有努力。”作为赛项队长,她带着队友一头扎进“魔鬼特训”——日均10小时泡在实训室,从技术创新攻关到团队协作磨合,不断攻克一个个难题、优化方案。4320个小时的日夜攻坚,让这支年轻的团队在全球顶尖选手中稳立潮头。


如今,社会对职业教育学生的看法正发生变化,瞿雨欣对此感受颇深:“大家越来越认可职校生掌握专业技术,实现技能成才。”作为一名中职生,她也更加坚定了在计算机领域深耕的决心。在她看来,大数据是一座蕴藏无限价值的宝库,需要持之以恒的热爱与探索。“每一组数据都能成为开启创新大门的钥匙, 只要心怀赤诚, 平凡之路也能通向星辰大海。”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实习生 杨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