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讯息 > 

开屏见“好”|30年坚守从“工”到“匠”,他是汽车维修界的“六边形战士”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7:33:00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本期人物是“致敬奋斗者”系列。

近日,在日照莒县晨宇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维修车间里,机器的嗡鸣声、工具的碰撞声和工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一位身穿深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正俯身在一辆故障轿车前,眉头微蹙,凝视着诊断仪屏幕上跳动着的数据。他就是汽车维修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业内公认的“技术大拿”——刘兰普。

30年前,刚入行的刘兰普还是个对汽车构造只有一知半解的“小白”。在那个没有电脑、资料匮乏的年代,他如饥似渴地翻阅汽车维修书籍,手写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工友们常笑他是“书呆子”,可他却说:“修车不是靠蛮力,得靠脑子。”

随着电脑的普及,他又活跃于各大汽车维修论坛,与全国同行交流技术。渐渐地,那些别人避之不及的“疑难杂症”车辆,成了他挑战自我的机会。面对年轻技师的畏难情绪,他说:“以前修车靠经验,现在得懂数据、会编程,但核心没变——还是那颗追求极致的心。”

日常工作中,刘兰普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深度钻研与思考,经常总结分析维修经验,撰写汽车维修案例论文100余篇,其中有8篇高质量论文登上汽车维修行业主流期刊——《汽车维修技师》,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他还2次入围业内某知名汽修行业技能大赛全国50强,并在2010年斩获山东第一名、全国第三名。

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刘兰普提出产品质量监控合理化建议报告60余篇,其中20多篇被全网发布或被产品开发部制定改进方案。然而,他并不满足于解决现有问题,还致力于改进、发明工具设备,先后取得《一种汽车刹车盘检测装置》等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有效提升了汽车维修的效率与精准度。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在刘兰普看来,技术不能只藏在自己手里。2018年,他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把车间变成技术共享的“孵化器”。通过定期举办“故障擂台赛”,把真实案例变成考题;编写维修手册,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他甚至把外出学习的机会变成“技术代购”,回来后第一时间分享给团队。

2018年,他带领团队攻克自动变速箱深度维修技术。“以前修变速箱,要么换总成,要么返厂,成本高、耗时长。”刘兰普说,“现在我们能在拆解前精准锁定故障,维修成本降低60%以上。”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他开始积极探索创新诊断方法,打造新能源维修技术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取得了分解电池包更换模组维修资质。

30年一路走来,从扳手螺丝刀到智能诊断仪,从燃油车到新能源,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到全国劳动模范,刘兰普始终用双手诠释着“工匠精神”。正如他常说的:“修车不仅是谋生,更是责任——每一颗螺栓,都关乎生命安全。”

(大众新闻记者 栗晟皓 编辑 张誉耀 设计 吕文佳 统筹 徐晨 通讯员 王立洁)

相关阅读:

开屏见“好”|百岁老兵胸前挂满军功章,却说自己很平凡

开屏见“好”|只因一句承诺,她替去世儿媳照顾患病亲家十余年

开屏见“好”|男子高铁站翻越护栏欲轻生,武警战士10秒飞扑成功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