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种家风!禅城200组家庭田间学习“家风课”
4月13日,阿农湾农耕文化园里欢声笑语不断。
200组亲子家庭卷起裤腿、光着脚丫,在佛山市禅城区妇联组织的“爱粮小先锋·童眼看禅城”第五期活动中,用双手触摸土地的温度,用汗水浇灌家风的种子,别开生面的“田间家风课”,让传统农耕文化成为传承优良家风的新载体。
五期“爱粮小先锋·童眼看禅城”活动,已经吸引了上千户家庭踊跃参与,不仅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机会,更让家风传承在泥土的芬芳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活动伊始,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分批参观了农耕体验区和农耕博物馆。在这里,一件件斑驳的传统农具静静陈列,仿佛在诉说着农耕文明的厚重历史。

一件件斑驳的传统农具在诉说着农耕文明的厚重历史。
孩子们围在展台前跃跃欲试,合力推动吱呀作响的龙骨水车,清澈的水流随着木板的转动汩汩而出;有的踩着脚踏水车的踏板,在“咯吱咯吱”的节奏声中体会古人的灌溉智慧;还有的专注地转动石磨,看着金黄的麦粒在石盘间化作细腻的面粉。

小朋友专注地转动石磨,看着金黄的麦粒在石盘间化作细腻的面粉。
这些沉浸式的体验,让农耕历史变得鲜活生动。孩子们在触摸、操作、体验中,不仅深入了解了传统农具的智慧,更在心底悄然种下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种子,为后续的家风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水田插秧环节,专业技术人员边示范边解读。孩子们挽起裤腿踏入水田,在家长的协助下认真完成秧苗的栽种。

孩子们挽起裤腿踏入水田,在家长的协助下认真完成秧苗的栽种。
活动现场,温暖的画面随处可见:爸爸们细心地帮儿子卷起过长的裤腿,妈妈们则用手机记录下孩子第一次在泥潭中摔倒又勇敢爬起的瞬间……这些沾着泥土的亲子互动,让“粒粒皆辛苦”不再只是书本上的诗句,而是成为了孩子们身体上的真实记忆,也在无形中加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让家风传承在泥土的芬芳中悄然生根。

孩子们挽起裤腿踏入水田,在家长的协助下认真完成秧苗的栽种。
“活动结束后,我家孩子主动当起了‘光盘监督员’。”参与活动的家长分享道,孩子回家后不仅吃饭更认真了,还会提醒大人不要浪费。这正是“田间家风课”所期待看到的成果,孩子们在田间地头的亲身体验,让家风传承变成了日常生活的具体行动。
禅城区妇联负责人表示:“禅城妇联举办了五期的‘爱粮小先锋·童眼看禅城’活动,吸引了上千户家庭踊跃参与,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粒粒家风的种子正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禅城区妇联将继续创新“家文化+”系列活动,让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在年轻家庭中生根发芽。“爱粮小先锋·童眼看禅城”系列活动,禅城区妇联不仅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体验农耕的机会,更巧妙地将传统农耕文化与优良家风传承相结合,传承中国优秀传统美德,还让小朋友们学会自我保护与提升了法律意识,收获多元成长。孩子们在田间地头的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意义,也让家风传承在泥土的芬芳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采写:南方+记者 阎锋
通讯员 盛文弦
图片由禅城区妇联提供
【作者】 阎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