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总医院科普时间】春季关节“闹脾气”,中医三招助你“身轻如燕”
春季万物复苏,但气候多变,寒湿交替,不少人的腰腿和关节开始“闹脾气”——腰痛、膝盖酸软、肩颈僵硬、手指关节肿胀等问题频发。别担心,应急总医院针灸科主任兼国医中心主任王光涛就给大家带来一些实用的中医小妙招,让你轻松应对这些小烦恼。

春季腰腿关节疼痛的“罪魁祸首”
1. 肝气郁结,筋脉紧绷
春属木对应肝,肝主筋。压力大、情绪差会导致肝气郁滞,筋脉失养,引发腰背僵硬、膝关节紧绷。
2. 湿邪困脾,关节肿胀
春季雨水多,湿气重。脾虚者运化水湿能力弱,湿邪堆积关节,导致酸胀沉重,甚至晨起关节僵硬。
3. 寒热交替,气血不畅
早晚温差大,寒气未退,若穿衣单薄,寒邪入侵骨缝,诱发老寒腿、腰椎旧伤复发。

中医三招养护法:通络祛湿,一身轻松
第一招:按揉4个“止痛穴”,快速缓解不适
1. 委中穴(膝盖后侧腘窝中点)
委中穴就像一个“交通枢纽”,能疏通膀胱经,缓解腰背痛、膝关节痛。按揉时,用拇指按压穴位,顺时针揉3分钟,力度以酸胀为度。要是你久坐后腰痛,按揉这个穴位,效果立竿见影!
2. 阳陵泉穴(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阳陵泉穴是“筋脉的总开关”,能疏肝利胆、舒筋活络,改善膝关节肿痛、小腿抽筋。按揉时,用拇指关节垂直点压穴位,持续10秒后放松,重复5次。
3.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凹陷处)
太冲穴是“肝气的调节器”,能疏肝理气,缓解因情绪紧张加重的腰腿疼痛。按揉时,从太冲穴向脚趾方向推揉,每日早晚各50次。
4. 肾俞穴(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穴是“肾的加油站”,能温补肾阳,改善肾虚腰痛、怕冷乏力。按揉时,双手搓热后握拳,用拳眼上下搓擦肾俞穴至发热。
第二招:每天10分钟,做3个护关节小运动
1. 仰卧蹬车法(护腰护膝)
动作:平躺屈膝,模拟蹬自行车动作,缓慢交替伸直双腿。
频率:每日2组,每组20次。
要点:腰紧贴床面,避免悬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人群。
2. 靠墙深蹲(强化膝关节)
动作: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10秒后起身。
频率:每日3组,每组5次。
要点:膝盖不超过脚尖,避免关节磨损。
3.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通全身气血)
动作:双脚开立,双手掌心向上托举至头顶,配合深呼吸,拉伸脊柱和四肢。
功效:疏通经络,缓解肩颈腰背僵硬。

第三招:春季饮食“三吃三不吃”
多吃三类食物:
祛湿通络:薏米、赤小豆、冬瓜、茯苓。就像给身体“排水”,让湿气无处藏身。
疏肝养血:菠菜、玫瑰花茶、枸杞、黑芝麻。让肝脏“放松”,气血充足。
温阳散寒:生姜、羊肉、桂圆、核桃。给身体“添把火”,驱散寒气。
少吃三类食物:
生冷海鲜:如刺身、冰饮,加重寒湿。就像在湿冷的天气里喝冰水,身体肯定受不了。
油炸辛辣:如火锅、烧烤,诱发关节红肿。吃多了就像给身体“添把火”,但却是“坏火”。
高糖食物:如蛋糕、奶茶,加剧炎症反应。就像给炎症“加油”,让疼痛更严重。
温馨提示
若疼痛伴随麻木、放射痛(如从腰到腿),可能提示腰椎间盘突出或坐骨神经痛,需及时就医。
中医智慧在于“防大于治”,春季抓住阳气升发的时机,通过穴位按摩、适度运动和饮食调理,不仅能缓解腰腿关节疼痛,还能为全年健康打下基础。赶紧行动起来,和僵硬疼痛说再见吧!
应急总医院东院区国医中心名医推荐





来源:国医中心
作者:王光涛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来源:北京号
作者:应急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