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以干部素质提升奋进支点建设
5月14日起,在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长江日报开设“奋进支点建设 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专栏,集中报道一批优秀公务员的先进事迹。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面对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武汉以龙头之姿勇担使命,以干部素质提升奋进支点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市公务员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
与榜样同向,做开拓创新的奋斗者。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激发区域活力,需要干部打破思维定势、走出路径依赖。在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党工委书记王彬同志用开拓创新的锐气,在实践中蹚出了一条条新路子,面对海康威视项目一次性供地与传统模式的冲突,他不拘泥于常规,推动项目落地形成年产50亿元规模,为纸坊街产业转型注入新活力。面对基层治理中协同不足的难题,他探索出“1+4+N”治理模式和“纸坊八步”路径,实施党员联住户、党小组联楼栋、党支部联小区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形成本地特色的基层治理方式。奋进新征程,广大青年党员干部重任在肩,应在工作中多问“为什么不能”、多想“怎样才能”,用创新举措解决“卡脖子”难题,让创新成为推动工作的常态。
与榜样同行,做实干担当的排头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推动工作落实中,王彬同志从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而是迎难而上、马上就办。他坚持用一线工作法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亲自带队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征地拆迁、手续办理难题。“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推动各项事业落地见效,离不开“马上就办”的效率和“办就办好”的担当,干部们要坚持真抓实干、一抓到底的精神,对待工作不找借口、不打折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用实实在在的成效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与榜样同心,做心系群众的贴心人。“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干部的根本宗旨在于为人民服务,王彬同志就坚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回应民意。在社区走访中,他沉下身子,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听心声,得知“三无”小区居民饱受环境脏乱、治安不佳的困扰,带领团队多次实地调研,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一步步解决问题,让昔日的“脏乱差”小区变成了“洁净美”家园。“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王彬同志正是这样践行的,学习榜样就是学习这种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理念,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多到街头巷尾倾听群众呼声,多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用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行动是最有力的传承。站在支点建设的新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在历经“风吹浪打”、勇闯“荆棘之路”、敢挑“千钧重担”中锤炼过硬本领,激发自身潜能,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实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