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常识 > 

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是(赵树理:中国乡土文学无可取代的语言艺术大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6 10:04:12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众多文学流派,如:鸳鸯蝴蝶派、新月派、海派、京派、九叶诗派、现代派、创造社、荷花淀派……


这用动物取名儿、用植物取名儿、用地域取名儿的等等等等流派中,有一个文学流派叫“山药蛋派”


1

“山药蛋派”是啥?


何为“山药蛋派”?那得先从“山药蛋”解起。

“山药蛋”,马铃薯的别称,又名土豆、洋芋。同理可得,“山药蛋派”,又名“土豆派”、“洋芋派”。一听就有一种饿了的感觉,吃过红豆派、菠萝派、香芋派…吃过“山药蛋派”吗?


但是”山药蛋派“显然不是吃的,这个一看到就仿佛有一股泥土气息袭来的名字,它也的确代表着一群在农村土生土长起来的作家们。

“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代表,故也称“赵树理派”。其他重要作家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山药蛋派”也称“山西派”。由于他们的作品大多发表在山西文艺刊物《火花》上,故也称其为“火花派”

“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虽然“山药蛋派”不是令人饱腹的东西,但是可以作为精神食粮丰富一下头脑。


2

“山药蛋派”创始人

赵树理


作为“山药蛋派”的创始人,赵树理写了诸多名篇,如《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李有才板话》等。他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


不同时期赵树理作品封面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


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开始写新诗和小说。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解放后先后在《工人日报》《说说唱唱》《曲艺》《人民文学》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晋城工作。


太原南华门外赵树理故居 肖刚绘


汪曾祺在《赵树理同志二三事》中这样描绘他:“赵树理同志身高而瘦。面长鼻直,额头很高。眉细而微弯,眼狭长,与人相对,特别是倾听别人说话时,眼角常若含笑。听到什么有趣的事,也会咕咕地笑出声来。有时他自己想到什么有趣的事,也会咕咕地笑起来。赵树理是个非常富于幽默感的人。他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聪明,精细而含蓄,不是存心逗乐,也不带尖刻伤人的芒刺,温和而有善意。”



赵树理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要举中国20世纪40年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赵树理可以说是一位无法取代的人物。

作为与老舍、汪曾祺、孙犁齐名的“语言艺术大师”,赵树理的小说在人物语言的口语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为现代文学语言带来了新的革命,开创了文学语言新的时代,以塑造“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形象”而闻名于世。



赵树理在《回忆自己,认识历史》一文中总结自己的早期作品:“几乎每一篇小说的写作都是在有着明确的实践需要,针对的是政治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展开的。”在《赵树理选集》序文《也算经验》中他说到:“至于故事的结构,我也是尽量照顾群众的习惯:群众爱听故事,咱就增强故事性;爱听连贯的,咱就不要因为讲求裁剪而而常把故事割断了。我以为只要能叫大多数人读,总不算赔钱买卖。至于会不会因此就降低了作品的艺术性,我以为那是另一问题,不过我在这方面本钱就不多,因此也没有感觉到有赔了的时候。”


可以购买本书


赵树理在其作品中创造了众多诸如小二黑、小芹、二诸葛、三仙姑、李有才、小飞蛾、艾艾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经典的人物形象。他的作品曾以影视剧、戏曲话剧、版画等多种艺术流布,影响巨大。



众多名家推荐

指明赵树理文学的新颖之处



(赵树理)把传统小说的写法推陈出新了。


——现代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傅 雷


他(赵树理)的小说,突破了前此一直很难解决的,文学大众化的难关。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孙 犁


在赵树理的文学中,既包含了现代文学,同时又超越了现代文学。至少是有这种可能性。这也就是赵树理的新颖性。


——日本文学评论家、中国文学研究家 竹内好


唯有他(赵树理),才典型地表达了那一时期新文化传统以外的民间文化传统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龃龉。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思和


赵树理的作品,关注变革时代农村里的新旧茅盾,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把现代小说的艺术形式与民间话本说唱文学的长处结合起来,讲究故事性、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其文字通俗易懂,开朗风趣,自成一家。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原《当代》副主编兼《文学故事报》主编 汪兆骞


精彩书摘

感受一代“语言艺术大师”

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


小二黑没有上过学,只是跟着他爹识了几个字。当他六岁时候,他爹就教他识字。识字课本既不是五经四书,也不是常识国语,而是从天干、地支、五行、八卦、六十四卦名等学起,进一步便学些《百中经》《玉匣记》《增删卜易》《麻衣神相》《奇门遁甲》《阴阳宅》等书。小二黑从小就聪明,像那些算属相、卜六壬课、念大小流年或“甲子乙丑海中金”等口诀,不几天就都弄熟了,二诸葛也常把他引在人前卖弄。因为他长得伶俐可爱,大人们也都爱跟他玩;这个说:“二黑,算一算十岁属什么?”那个说:“二黑,给我卜一课!”后来二诸葛因为说“不宜栽种”误了种地,老婆也埋怨,大黑也埋怨,庄上人也都传为笑谈,小二黑也跟着这事受了许多奚落。那时候小二黑十三岁,已经懂得好歹了,可是大人们仍把他当成小孩来玩弄,好跟二诸葛开玩笑的,一到了家,常好对着二诸葛问小二黑道:“二黑!算算今天宜不宜栽种?”和小二黑年纪相仿的孩子们,一跟小二黑生了气,就连声喊道:“不宜栽种不宜栽种……”小二黑因为这事,好几个月见了人躲着走,从此就和他娘商量成一气,再不信他爹的鬼八卦。

《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改编影视



李有才常说:“老槐树底的人只有两辈——一个‘老’字辈,一个‘小’字辈。”这话也只是取笑:他说的“老”字辈,就是说外来的开荒的,因为这些人的名字除了闾长派差派款在条子上开一下以外,别的人很少留意,人叫起来只是把他们的姓上边加个“老”字,像老陈、老秦、老常……等。他说的“小”字辈,就是其余的本地人,因为这地方人起乳名,常把前边加个“小”字,像小顺、小保……等。可是西头那些大户人家,都用的是官名,有乳名别人也不敢叫——比方老村长阎恒元乳名叫“小囤”,别人对上人家不只不敢叫“小囤”,就是该说“谷囤”也只得说成“谷仓”,谁还好意思说出“囤”字来? 一到了老槐树底,风俗大变,活八十岁也只能叫小什么,小什么,你就起上个官名也使不出去——比方陈小元前几年请柿子洼老先生给起了个官名叫“陈万昌”,回来虽然请闾长在闾账上改过了,可是老村长看账时候想不起这“陈万昌”是谁,问了一下闾长,仍然提起笔来给他改成陈小元。因为有这种关系,老槐树底的本地人,终于还都是“小”字辈。李有才自己,也只能算“小”字辈人,不过他父母是大名府人,起乳名不用“小”字,所以从小就把他叫成“有才”。

《李有才板话》

《李有才板话》插图


3

重估“赵树理”方向


1947年,在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参加会议的文艺工作者在总结解放区文学工作时,提出了解放区文学的发展方向——“赵树理方向”即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出来的迥异于40年代之前小说的一种新倾向。


赵树理的小说创作方式为当时的作家们提供了解决文学的两难问题、在新的文化建构中进行文学创作的新思路。一大批作者如丁玲、周立波、柳青等在他的影响下纷纷开始了新的文学创作,形成了文学创作的高潮。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贺桂梅说:“赵树理并不是一个有着历史的先见之明的反现代英雄,毋宁说,深刻地浸淫于中国乡村世界的内在文化、惯习、情感的肌理,以及在现代世界的“失败”经验所促成的反省与自觉,还有特定情势造就的历史动力与曾经“作为英雄”的自信,使他相信自己熟悉、能够理解并用文学加以塑造的世界,可以构造另一种历史的可能性。这也正是赵树理文学在今天仍具有重读价值的关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