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怎么报账
村里报账的流程如下:
门诊报销
在村卫生室及镇卫生院门诊就诊:一般在就诊后直接在收费处结算报销,患者只需支付自付部分费用。报销比例通常为村卫生室60%左右,镇卫生院40%左右,部分地区设有单次处方药费上限等。在县级及以上医院门诊就诊:部分地区门诊费用也可报销,但报销比例相对较低,一般在30%左右。患者需保存好病历、诊断证明、费用清单、发票等,在规定时间内到当地医保经办机构或指定地点报销。
住院报销
住院登记:参保患者持合作医疗证到定点医院就医,由医生开具住院证明,主治医生核对病人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并签字后,到新农合窗口办理住院登记。
出院结算报销:出院时,患者或其家属携带本人身份证、医保卡、住院发票、出院记录、费用清单等材料,前往医院的医保结算窗口进行报销结算。工作人员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计算可报销的金额,患者只需支付自付部分费用。
异地就医报销
备案:如果需要在异地就医,需先进行异地就医备案。备案方式通常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可以通过当地医保部门的官方网站、手机APP等渠道进行;线下则可以到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
报销:备案成功后,在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费用,可按规定进行报销。报销时需提供住院发票、费用清单、诊断证明、病历等材料,可在就医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报销,也可将材料带回参保地报销。
报账流程
收到票据:村委会成员或工作人员收到任何与村级财务有关的票据时,应尽快办理报账手续。
审核凭证:对于所收到的每一个票据,都需要进行严格审核。审核人员应该仔细核对票据上的所有数据,确保其真实、准确、合法。审核结果需要盖章并签字,以确认审核操作的真实性。
拍照存档:为了防止票据遗失、损失或者被篡改等风险,每一个票据都需要进行拍照存档。存档照片需要命名规范、清晰可辨。
录入财务软件:将每一个票据的数据录入财务软件,确保财务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精准性。所有数据录入完成后,需要进行审核和确认操作,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申报报账:完成以上步骤后,需要进行申报报账操作。申报人员需要确认所有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按照操作规定上传所有文件和图片(所收到的票据和存档照片)。完成上传后,需要等待审核操作。
审核报账:报账单进入审核阶段后,需要进行财务稽核操作。稽核人员需要对所有上传的票据、存档照片和财务数据进行逐一核对,确保其真实、完整、准确。稽核结果需要签字并盖章,以作为报账操作的最终确认。
签批付款:完成稽核操作后,报账单需要进行签批付款操作。付款人员需要核对所有已确认的报账单,并进行资金划拨和支付操作。付款操作需要记录清晰详细,并加注付款凭证号码。
存储档案:完成报账操作后,需要将所有相关文件、数据和票据按照规定进行存储和归档。存储和归档需要按照时间和类型进行分类,以方便以后查询。存储和归档操作需要确认并盖章。
其他相关报销
农村医保报销流程: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患者可凭本人有效证件、医疗卡,经确认身份后,在区内乡镇级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可直接刷卡报销,在区内及区外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结帐时可直接刷卡报销。在市外二级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住院治疗的参保患者,应在出院后的3个月内,由参保人或其家属带医疗费用原始发票、住院医疗费用汇总明细清单、出院小结、门诊病历、医疗卡、患者身份证、户口簿、经办人身份证到区行政服务中心新农合窗口报销医药费用。特殊病种门诊报销可持二级及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病例以及相关检查、化验报告、医疗机构证明书等资料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治疗审批表》向新农合业管中心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其门诊医药费用可以列入新农合基金的报销范围,可按照住院报销标准以年度为单位进行报销。
备用金提取与报账
备用金提取:各村从农经站领取专用备用金领取单,正确填写备用金单,报账员、村主任、统管会计、分管领导、乡长签字,财政所资金会计开具现金支票。
报账员报账流程:票据审核(经办人、证明人、村主任签字,民主理财组长签字盖章)——报农经站统管会计——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