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常识 > 

读懂王维的《终南别业》,才算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佛系”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23 12:19:55    


不知道年轻的朋友会不会喜欢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拿我自己来说,年纪越大似乎越喜欢王维诗里的意境和感觉。


尤其是那首《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更多时候会出现在旅行的场景里。


有人把旅行称为“诗与远方”,这虽然有点“装”的成分,但当你真的到达山顶,立于海边,肯定会被眼前的画面所震撼,乃至无端地生出许多感慨。


往往这种见山水的时候,就会冒出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然而,在唐代,这样的诗并不受欢迎。人们推崇的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或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他们的诗,潇洒、飘逸,兼具豪迈的气势,这才能代表大唐的盛世气象。


相比“李杜”,王维的山水诗却感觉有点安静,有点慵懒,拿现在的话来说,好像有那么点“佛系”。


后世称王维为“诗佛”,或许和他诗里清淡的意境有些关系。


而这首《终南别业》,其实内容特别简单,就好像一个老人家在唠家常,我在终南山有座别业,得空就去住住,看山看水和看云,难得遇到人能聊一下午,你说有趣不有趣?


就是这样一首诗,居然被后人奉为经典,文人们更是以此为自己的追求,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一、《辋川图》


关于文人们推崇王维的理由,还得从一幅画说起,那就是《辋川图》。

明·仇英《辋川十景图》局部

古人梁宝赏有佳句云:


“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


辋川别业这块地方,本来是另一位唐朝诗人宋之问的蓝田山庄。宋之问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当时和沈佺期合称“沈宋”。但他为了前程不择手段,不断地出卖同伴,最后因为投靠武则天的男宠被清算。


当然房产本身没有善恶对错。王维是从宋之问手中购入了这座宅院的,之后花了很长时间,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扩建。


据考据,“辋川别业”位于今蓝田县东南方向 4 公里,终南山余脉一片,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铺排开的峡谷地带。自北端闫家村至南端鹿苑寺遗址全长约 12 公里。所以“辋川别业”不仅仅是一座大别墅,而是一座大园林。



其被后世誉为:“胜冠秦雍,极天下园林之胜。”


见如此美景自然免不了要赋诗几首,于是王维和好友裴迪为这二十处美景取名并赋诗,也就有了《辋川集》,而根据这些景观就有了传世之作《辋川图》。


《辋川图》好的什么程度?


宋代著名词人秦观有一副书法《摩诘辋川图跋》,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里面讲了件趣事。



秦观说自己在汝南时患病,一直卧床不起。好友高符仲听说,就去探病。看见秦观这幅样子,就说,我这里有一幅画,兴许你看完,病就好了。


于是让童子把画拿到枕边给秦观看,这一看不得了,秦观原话是这样:


“今何幸复睹是图。仿佛西域雪山。移置眼界。当此盛夏。对之凛凛如立风雪中。觉惠连所赋。犹未尽山林景耳。吁。一笔墨间。向得之而愈病。今得之而清暑。善观者宜以神遇而不徒目视也。”


秦观仿佛穿梭于画中一般,这一下,果然病都好了。他看的画,就是王维的《辋川图》。


现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有一幅《辋川图》,是其镇馆之宝之一。



这幅画的作者是清代的王原祁,画于1711年,耗时9个月时间,当时老先生已经70岁高龄了。


而大英博物馆也有一幅元代赵孟頫的《摹王维辋川诸胜图》。


你可能要问了,元清的《辋川图》已经是镇馆之宝,那王维的原作在哪呢?


可惜的是,王维的《辋川图》,目前已经没有存世版本了。现存的版本,都是后代的文人们,用自己的想象不断地去描绘的。


因为实在画得太多,到后来,甚至专门成了一种绘画的样式:辋川样。


拿曹星原老师的话说,“《辋川图》都快被后代文人画烂了。”


为什么文人们对《辋川图》如此迷恋?


二、仕与隐


一个没遭遇过贬官的画家,绝不是一个好诗人。


这是玩笑话,但真实的官场可能比江湖更加腥风血雨。


官场上诸如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奸臣,处处逢迎,揣摩上意,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反而可以获得财富、地位和升迁。


而像陈子昂、柳宗元、刘禹锡这样的忠臣,不顾个人得失,不愿同流合污,坚持说真话,但他们多半会被贬官,被无视。


粗略统计,那些能在语文书里留名的诗人,基本都被贬过官。


不过大多数文人都自诩清高,当他们被贬官的时候,往往又不甘于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问题,于是他们总会搬出一个人来,他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是失败者最后的遮羞布,文人以此表明自己是有气节的,是爷看不上那五斗米,此处不留爷,爷还能没地方种地?


对此,王维是很不屑的。


如果你都做不成官,又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达成更远大的目标,是不是能暂时低下头呢?


于是王维为后代文人们找了一条“体面”的出路,后人称之为“半仕半隐”。


当然王维的做法也有很多争议,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是王维式的田园,和陶渊明相比,就是普通农家乐和乡间豪华民宿的区别。


前面提到,这是12公里长,有二十处景观的私家园林。


豪宅的地段也很有讲究,我们现在讲“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南山就是人杰地灵的终南山。


最主要的,终南山离长安城不远,并没有远离权力中心。当年刘皇叔得卧龙凤雏,也是因为恰好在荆州,摆点姿态可以,别真和人玩捉迷藏啊。


这样一说的话,王维是不是有点“狡猾”呢?一个真正的士人难道不应该放弃一切追求正义吗?


就像李白杜甫一样。



叶嘉莹先生说李白:


“不能忍世人所忍之羁束,虽其本身之天才亦足以光照千古,而却并不足以成就任何现世之功业者。”


这也是我们后世对李白评价高的原因,但对大部分文人来说,李白并不是好“榜样”。


李白晚年,在“永王之乱”中被株连,当时杜甫写过一首《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这个“杀”字或许有些夸张,但李白的“狂”,终究没有得到当时主流的认可。


而王维和李白的关系,也非常微妙。


据记载,公元730年到733年,742年到744年,有5年时间,王维和李白都在长安城。两人年纪相仿,诗名也都很大。


可是,从他们海量诗词中,却找不到一句涉及到对方。这实在是一件很“诡异”的事。


更诡异的是,两人居然还有不少共同的朋友,比如孟浩然和王昌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孟浩然离世时,王维也有《哭孟浩然》,可见感情之深。


王昌龄被贬官,李白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而王昌龄也曾和王维同游青龙寺,写下过《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如此看来,要说两人没听说过对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那么唯一的原因,就是刻意回避。


王维和李白为什么处不到一块?坊间就有一段八卦。



《集异记》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王维初到长安时,曾找歧王李范干谒,这位歧王就是杜甫诗里的,“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的李范。


由于王维琵琶技艺了得,得到赏识。为给王维铺路,歧王有一次宴请玉真公主,也就是玄宗的妹妹。期间让他假扮成乐师,王维不负众望,弹奏一曲《郁轮袍》,技惊四座。


此时,歧王顺势向玉真公主推荐,王维也赶紧呈上准备好的诗集。玉真公主一看,正是时下流行的诗句。


《唐才子传》记载,公主当时就说:


“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


从中可以看出公主对王维的赏识。


而李白也有一首关于公主的诗,《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

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字里行间,满是失落和低沉,这诗看名字就知道,李白去玉真公主别馆拜见,可惜等来等去不见公主,只能送守卫张卿二首诗,表达自己的落寞。


两位当世奇才和一个女人纠缠到一起,而这个女人还是公主,这是那种不花钱就能冲上“热搜”的话题。后人由此推测,这是王李互相不待见的原因。


这当然只能当一个“八卦”看。真正的原因是,两人的仕途理念大相径庭。


三、紧箍咒


李白和王维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始终要摆脱“紧箍咒”的束缚,而另一个则主动戴上了“金箍”。


《西游记》的后期,孙悟空实际上开始享受他的“紧箍咒”,这样说,恐怕很多人要反对。


孙悟空怎么可能会享受“紧箍咒”?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西游记》前期,孙悟空确实一直在反抗“紧箍咒”,但直到“三打白骨精”之后,孙悟空逐渐开始接受紧箍咒,并开始享受紧箍咒带给自己的好处。


这些好处主要体现在,天庭和西方对于孙悟空的“认可”,悟空后期频繁往来天庭和佛祖那边,导致很多妖怪都惊呼:“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天庭和佛祖的认可,正是因为他接受了“紧箍咒”的束缚,于是悟空成了“自己人”,可以称为“咱们”。等到西游归来,头上的金箍消失了,而悟空也终于“成佛”。


这就是王维领悟出的为官之道,他明白要真正在官场获得成功,必须要戴上“金箍”。


于是,王维学会了把一切“藏”在心里。


初到长安,进士落第,他选择了“藏”,依附歧王,游走于王宫贵胄之间。


妻子离世的时候,他选择“藏”,他没写出《锦瑟》,也没写出《江城子》,只是从此再没娶妻。


恩师张九龄被罢相时,他选择了“藏”,只是默默给李林甫、杨国忠排斥出外的人写送别诗。


或许,只有在“辋川别业”,他会在夕阳下,偶尔脱下“金箍”,一个人望着斜阳的余晖,洒落在河面。


王维本来会一直陷在这样的日子里,假如没有那场“动乱”的话。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月,在外登基的皇帝唐肃宗终于回到了长安。此时叛乱还未被完全平定,但他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置投靠过燕军的官员。


罢免的罢免,诛杀的诛杀,新天子必须展示自己的气魄。


一股寒气从龙椅下蔓延开来,浸润了这片地面。台阶下跪着一个人,似乎被一股寒冷包围,略微有些发抖。他就是王维,在燕军占领长安时期,被迫当了给事中。


这一切都发生在公元756年的一个早上,群臣正在殿上焦急地等待,可皇帝迟迟没有出现,终于有人来报,圣上带着杨真人和太子出城了。


朝堂上顿时乱作一团,在众人七嘴八舌地商议时,有人已经奔出殿外,抛下一句,我要去追随圣人。于是,宫殿里的脚步声大了起来,急促而杂乱。


门外有小吏捡起掉在地上的笏板,正想交还给主人,却不想迎面挨一巴掌,圣人都跑了,还要这奏事的笏板有何用?


可终究还是晚了,安禄山的叛军很快进驻了放弃抵抗的长安城,七品以上的官员都没能逃过抓捕,此时的王维是给事中,安禄山将其拘于普施寺,在做伪官和人头之间,他又一次选择了“藏”。


此事成了王维一辈子的污点。


尽管弟弟王缙以自己官职和功劳换取王维的性命,而王维在被俘时写下的那首《碧凝池》也幸运地成为他自证清白的证据。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肃宗之后也重新任命王维为太子中允,可王维明白,就算有皇帝的信任,他也已经不属于长安了。


四、终南别业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多少受到张九龄的影响,感怀山水诗是张九龄首创的,他提倡“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相比张九龄,王维的诗似乎藏地更深。


正如这首《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全诗都是在写景,其实却饱含深情。


公元760年,王维升任尚书右丞,这是他这一生,担任过最高的官职。此时的王维抬起头发现,未来越来越清晰,理想却越来越模糊。


他走出大殿,眺望远方。曾经举荐过自己的老师张九龄已经故去,好友孟浩然和王昌龄也已离去,他厌恶的李林甫和杨国忠也已不在,连那个讨厌的李白都不知去向。


王维觉得,人生就好像一次登山,越走就越孤单。


他本想和妻子一起住在“终南别业”,他们会有许多孩子,等他们老了,他们的孩子还会有许多孩子,他们都可以在辋川读书、玩耍,每天看各种景色,甚至不会重样。


妻子没法看到这些了,于是王维决定用自己的眼睛帮她看看。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寂寞和孤独啊?但你不会从王维的诗里看到这些,甚至看不到一丝情绪的波动,你只能看到山水田园。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在唐朝,佛教指“释道”,所以信奉佛教也叫修道。一个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好道”的,所谓“信仰”不过是苦难之人最后的心灵避风港。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有兴致的时候,常常一个人在庞大的终南别业闲逛,遇到景色的妙趣,也没人能够分享。你在王维的许多诗里,都可以看见这个“空”字。“空”是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王维有没有到达这个境界,我不知道,我只能猜测他此时的感受,就像一首歌里唱的: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等候。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曾经和神会禅师研究佛法,或许有那么一刻,他问过禅师,我也能出家吗?神会只是淡淡地回答,你能放下一切吗?


以前的王维或许有许多放不下的东西,有仕途,有家庭,有理想。


可走过了大半辈子,王维才发现,前方似乎没路了。失去了妻子让他不再是丈夫,老母也已离去让他不再是儿子,安史之乱中失节叛敌让他不再是臣子。他终于“行到水穷处”。


蒋勋老师说你到50岁的时候,会发现杜甫就在那里等着你。我以为,王维的诗同样如此。


读懂王维的诗,意味着你的积累到了,你经历过一些事,遇见过的人,以及那些痛苦,寂寞和彷徨。


现在一群迷茫的文人都聚集在路的尽头,只看见一片望不到对岸的水面,不远处,一大片乌云向他们奔袭而来,他们把目光都集中在一个老人身上。


老人在岸边一言不发,开始有细丝般的雨滴飘落在他们身上,眼看雨势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此时的老人突然用手举着侧方的一片天空,说,看那儿。



众人抬头望去,云层中有那么一小块地方,尚未完全被乌云遮蔽,从中透出一线阳光,点亮了灰暗的天空。人们仿佛忘记要去躲雨,从急促中停下步伐,水中升腾起雾气,和雨滴交汇在一起,天与地似乎融合成一幅画,那一缕阳光从空中照射下来,宛如一部天梯。有人说,真美啊。



值林的老头在终南山已经有些年头了,他熟悉这里山,这里的水,尤其是这里的树。但他第一次听人这样讲终南山的云,哪一天,他们在树林里一直聊到天色渐黑,回家以后,妻子问他为何晚归,他笑着说,你喜欢看云吗?


200多年后,黄州。


一位女子提着一坛酒从屋里走出,对一个男子说,就知道你看见好文章就要喝酒,这是偷偷藏着的。


男子笑着接过酒,说到,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