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常识 > 

古代门客是干什么的?有的很有能力,有的却只是骗吃骗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4-04 18:49:19    

门客产生于春秋,盛于战国。春秋与战国的门客山丁价值观不同,在文学作品上分别表现出尚忠义、具有复仇情结及求名利、提倡经世致用的特点,而两者具有的共同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直接影响到以他们为题材的故事的叙述,致使先秦门客故事常有固定的叙述模式。模式在狭义门客、刺客、客卿三部分人群中的具体表现又有所不同。在情节模式化的况下,门客群体的文学形象虽具有一定共性,但相互的独立性很强,个体无混感,其中一些人甚至被塑造成了先秦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

门客属于士阶层。春秋战国时代,贵族共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是宗族贵族阶级中的最下层,下接庶民阶层,是上下阶层流动的汇合之所。但春秋之后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一方面,井制使贵族的经济基础走向崩溃,许多上层贵族在政治经济斗争中跌落下来,降到了士的队伍中。

另一方面,战国时代新兴的地主阶级政权建立后,普通地主和平民亦有不少因军功或事功得到提升,上升为士。这种上下流动导致士阶层人数大增,从而迅速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独立文化群体。而在这种变化之中,诸侯公卿们产生了一种急难索士的迫切要求,于是养士之风大兴。养士的风尚兴于春秋而盛于战国,春秋时期的齐庄公、晋之公卿亲盈、楚之权臣白公胜、吴之公子光等人皆是养士名流。

据《左传》文公十四年记载:公子商人骤施于国,而多聚士,尽其家,贷与公有司以继之。又《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曰:怀子好施,士多归之。宣子畏其多士也,信之。这些均是春秋时代养士的实证。养士发展到战国时代,更以四公子为盛。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门下各有食客三千人,平原君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加之魏文侯、齐宣王均是当时的养士名君,故而贵族与国君的养士事例数不胜数。

然而社会的动荡使春秋与战国之士在价值观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作用在了门客身上。春秋时代的门客可以称之为司徒属,这是春秋时期广泛存在的依附于贵族的社会群体。何兹全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私徒属这一概念。他认为,西周春秋时期,显贵家族之下团聚着他们的族人,除去同族成员外,这些大小贵族的身边还聚集着一群依附于他们的人口,他们被称作人扁、臣、隶、私属、私徒,西周一般称为人扁、臣、隶,春秋称为私属、私徒、徒。他同时指出:《左传》里关于贵族的私徒属的记载是非常多的,有时被称为徒、属、属徒、私属等,他们可以概括为私徒属。

然而春秋门客——司徒属与战国门客在价值观上有几点显著的不同,其中两个不同点直接影响了他们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春秋时代的私徒属,以为主人尽忠为本职。私徒属中的上层,如家臣与武士,在投身贵族之时,必须策名委质。

《国语晋语九》中夙沙釐的一段话体现了这个内容: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君有烈名,臣无叛质。

这是春秋时代士与门客的典型心态,在他们眼中,忠于主人就不能有私心或以私害公,必须全心全意按主人的意志办事,与主人同生共死,因此当时死士颇多。加之春秋尚义,在社会风气的主导下,春秋时代的门客一般会在文学上留下忠诚与仁义的形象。当然,春秋尚忠义主要是相对战国而言,因为单从春秋时代來考察,也有研究者认为春秋前期客卿出仕他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忠信意识的相对淡薄。

到战国时代,宾客对于主人的态度,虽仍部分留有春秋整体的忠信遗风,但为主人尽忠乃至以死相报的观念已变得越來越淡薄。合则留,不合则去是门客中多数人的行为准则。主人失势之后,门客弃之而去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与春秋之风大异其趣,因此阅读者在《战国策》中才会见到《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所表现的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的门客价值观。